左右價值觀的不同

三木真黒
14 min readJun 5, 2020

--

最近在電報群和不少香港年輕人討論美國明尼亞波利斯黑人男子弗洛伊德被警暴死引發的動亂,因為懷疑有不少antifa參與其中,馬上就有人認為這是割席的行為,就算這些人是antifa也不能割席,從而引發了一系列的辯論,我發現原來不少香港人對於左右兩個派系的基本核心價值都不太理解,很多都是從表面上看問題,甚至從政黨的名稱,或者所做的行為來理解這些黨派甚至政府屬於左還是右,作為一個右派古典自由主義者,我覺得要理解什麽是左右,就需要從他們的價值觀來評價,而不是行為表現,因為同樣是左右,有些行為可能會一樣,但是出發點卻可能是天淵之別。

諾蘭曲線政治光譜與傳統的左派右派區分不同,同時考量了經濟自由個人自由兩者。維基百科圖

通常維基百科會把左右簡單定義成開放和保守,『傳統來說,左派通常主張積極改革,主張把舊的意識形態和制度革除,從而建立新的意識形態和制度,反對派一般自認為左派;右派一般較為保守,主張穩妥、秩序、漸進、緩慢的改革方式,強調維護舊有傳統,保皇黨一般自認為右派。』這是一段維基百科對於左派和右派的解釋,但是我想說這些解釋還是太片面,有很多還是比較模糊,其實左右的概念曾經都困擾了我好多年,對於自己的政治光譜屬於那塊自己曾經都花了很多時間去理解,所以我也想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對左右的價值觀不同的看法,從價值觀層面理解什麽是左派什麽是右派。

公平,平等,正義的分別,網絡圖片

這裏先看一張好多人都看過的圖片,我今天說的其實和這個圖也有點關係,因為左右的價值觀其中也涉及到這裏面,有些人說是公平和平等的區別,那我先說說我理解的左右的價值觀是什麼吧!

我理解的價值觀其實很簡單,左派是追求結果正義,右派是追求程序正義,這就是最基本兩者的價值觀區別,下面我會說說怎麼理解結果正義和程序正義,為什麼追求結果正義和程序正義有時候也會出現相同的行為,最後結果正義和程序正義之間的差距是什麼?

我相信很多人都看過美劇有這樣的劇情,就是一個警察捉到一個恐怖分子,然後用超出警權的不合法手段逼供從而阻止了一次恐怖襲擊,這種劇情不是一兩次,而是經常在美劇出現,其實這裡也體現了一種價值觀,那我問個問題,你會認為這個警察的行為屬於左還是右的價值觀呢?可能這就難倒不少人,首先有人這麽看,警察用了超越警權的不合法手段,肯定是沒有程序正義,為了達到目的,不擇手段,肯定是追求結果正義,如果根據我上面的理論,這個警察是左派,但是深層理解的話,其實這是對程序正義的嚴重誤解了,首先,我們要理解什麽是程序正義,這裏說的程序可不是我們經常說的法律程序,程序正義在價值觀層面的理解是指自然法則的程序,所以這裏的程序是指公平對等的程序,因為人類價值觀形成需要上千年甚至更久,不會因為幾十年的法律就改變,所以這裏程序正義不是跟隨我們現代的法律程序,而是人類心底的公平對等的原則程序,所以如果恐怖分子使用了什麼手段,那你遵循的程序正義就自動解鎖了相同想對等的手段,所以原始社會那種的以眼還眼以牙還牙才是程序正義,因為這才是保護自己的價值觀,而不是主動對其他人發起攻擊,但是在遇到攻擊的時候也一樣可以用相對等的手段還擊,這才是今天為什麼香港人仇視黑警的最根本原因,因為以眼還眼才是人類最原始的程序正義。像超人蝙蝠俠這些正義聯盟的角色,其實都是潛意識的右派思維對抗壞人,這些人阻止壞人的時候都超越了法律,但是還是遵循程序正義,因為雙方也是處於對等的狀態。

那什麼是結果正義呢?結果正義就是把一種理念或者結果美化成人類未來的希望去追求,為了追求結果而枉顧程序,這就是結果正義了,當然不美好的肯定不會有人追求,所以美化結果是必須也是必然的,那美化的結果是不是真的美好呢?肯定不是,至少現在人類還沒發生,那這些美好的未來,其實也是永遠達不到,那才有吸引力讓更多人追求,世界上曾經出現的美好遠景有不少,例如 烏托邦,大同世界,理想邦,甚至今天還有不少人認同的 全球化 ,都是一種美好遠景,當然有些比較接近現實,有些比較遙遠,那把這些目標制定成人類的終極目標追求,那就是結果正義,最終就是你不追求就是反人類了!當然在人類歷史,結果正義也一樣會出現在有利於人類發展的方面,例如追求工業和科技這些,都是需要突破的,這些層面都還有進步突破的空間發展,所以在這個方面進取並不會產生什麽問題,但是如果在政治上進取,那對於一個當權者來說就非常危險了。

這裏還想帶出另外一個問題,就是到底結果正義帶出來的到底有沒有公義,要知道右派被標識了保守主義,那自然需要捍衛自己最核心的價值觀,如果以今天美國或者西方社會的標準來說,保守的價值觀是什麼呢?當然從宗教來說有不少是聖經的價值觀,但是我不想談太多宗教,因為在我看,宗教價值觀也是輔助真正核心價值的,而這些核心價值就是西方經濟體真正能產生價值的地方,不然就不叫價值觀了,而西方經濟就是貿易經濟,而貿易經濟的核心價值就是『 自由,公平和契約精神 』當然人和神的契約也是契約精神的一部分,所以這裏同樣也捍衛了基督教的價值觀,那自由是什麼呢?首先,自由可不是為所欲為的自由,這裏的自由最主要的是被動自由,而不是主動自由,主動自由其實也被自己的能力限制,就像你沒有翅膀就不能飛一樣,那被動自由呢?說的簡單點,就是有說「不」的自由,有「不喜歡」的自由,有「不作為」的自由,這才是自由的核心價值。也就是說沒人可以逼你做你不想做的事,但是今天你的這種被動自由還存在嗎?

可能好多人認為在民主國家,我不想做的完全可以不做,完全有說「不」的權利,但是今天事實是不是這樣呢?當年曾經有個蘇聯冷戰時期的笑話,說一個蘇聯科學家準備移民美國,臨走之前領導找他談話,想瞭解一下為什麼他移民美國,領導問他說:你是不是有什麽對國家不滿意呢?科學家說,沒有,非常滿意,領導又問,這麽滿意為什麼還要去美國?科學家答到,因為美國可以讓我不滿意。笑話說完了,你看的明白嗎?當年美國還是能有讓人「不滿意」的,也就是說你還有「不喜歡」的權力,但是今天的美國呢?假如你不喜歡黑人,不喜歡穆斯林,不喜歡任何人,你覺得你能自由的表達嗎?如果連不喜歡都不能表達,那喜歡又有什麼意義呢?這就是結果正義(反對歧視)帶來的不公義了,一個人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都是人類最基本的本性同樣也是與身俱內的權利,但是用法律改變人類本性為了看似美好的平等,那就會失去公平了,因為有些人就會因為這種被保護而蓄意做出更多讓人討厭的事,因為大家都不敢自由表達不滿,長時間不公平的壓抑到了爆發出來的時候,最終災難誰來承擔呢?是那些政治正確的政客嗎?這個大家就要思考一下了!

我不贊成種族歧視,但是我更加不贊成濫用法律去規範,大家試想想在幾十年前,冷戰還沒結束的時候,種族歧視難道沒有嗎?當然有,但是為什麼當時沒有相關的法律禁止種族歧視呢?而沒有相關的法律,問題比起今天多很多嗎?其實種族歧視法律開始大行其道應該是冷戰之後,開始推動全球化的時期,主要一個原因是全球化運動為美國帶來了很多新移民,當然新移民同樣帶來了不少種族問題,所以越來越多地區開始立法禁止各種的種族歧視,尊重多元文化,但是問題來了,是外來文化尊重本地文化還是本地文化尊重外來文化呢?這就成為不可解的矛盾,那保護少數族裔政策就會導致不公平的現象,為什麼某些人需要保護而其他人不需要呢?因為追求結果正義放棄公平嗎?為什麼不是外來文化尊重本地文化呢?我們古代還有一句名言,叫『入鄉隨俗』其實這也是老祖宗的智慧,不入鄉隨俗之會招人討厭,為自己製造麻煩,所以才有這句至理名言,其實也是生存之道。但是今天西方左派大愛卻沒有這種智慧,還保護那些不入鄉隨俗的人,逼其他人去愛不入鄉隨俗讓人討厭的人(不能不喜歡的結果就是必須喜歡),那連不喜歡的自由都沒有的時候,這種社會會穩定嗎?其實就是因為歧視的問題阻礙了全球化運動的推廣,所以為了推廣全球化運動,才需要強推反對歧視的法案,但是有法律不代表歧視問題解決了,只是隱藏起來,等機會爆發而已,今天的美國,就是這個問題的爆發。

其實要減少矛盾,公平對待每一個人才是最好的解決問題的方法,而不是人為干預就能解決問題,通常人為干預只會製造更大的問題。你不可能和李嘉誠的子女平等,更加不可能和天生殘障的人平等,但是社會至少給你可以要求公平的機會,因為你不會因為不是李嘉誠的子女而產生仇恨,但是你會因為社會的不公平產生仇恨,仇恨其實大部分來自不公平,很少是來自不平等的,只有政府保持公平的裁判角色,其實很多問題不需要介入太多,小政府大社會也是右派執政理念,其實老子的『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 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民復結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 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也是東方最早的右派保護主義思維,和孔子的理想世界大同世界剛好相反,大政府小社會就是左派理念,因為大政府才能做大事,才能達成美好的結果,這也是結果正義的必然流向。

當然,政治正確也是左派的標準,因為正確才有追求的價值,符合結果正義,右派經常說自己不會政治正確,也是程序正義不一定就能結果正義,就像法律上的無罪推論一樣,有沒有罪不是關鍵,關鍵是能不能證明有罪,不能證明的,就算事實有罪也一樣不能被制裁,所以結果不一定正義。政治正確的事都是左派政棍爭取政治利益的手段,就像保護弱勢群體,女性問題,種族問題,宗教問題,反正歸納到歧視問題上,就有政治正確的天然光環,但是我的觀點是我本身儘量不歧視任何人,但是我反對這些政治正確的不公平法律,因為這些法律會讓有心鑽空子的人用來幹壞事,真正防止歧視反而是適應環境利用公平的平台競爭,努力爭取被別人認同和尊重,這樣得到別人尊重更重要,法律如果不能體現公平,那就必然是災難。

其實好多人都知道,一個社會左右會自我平衡,很多人都知道一個政府太左,就會讓更多人支持右派,一個政府太右,也一樣會讓更多人支持左派,但是好多人可能忽略了一個事實,就是左派有天然的政治光環,因為左派的支持者是群體裏面最底層和最高層的結構,而底層通常是大多數人,這也形成了因為政治需要而迎合這些底層的福利政策,但是這些錢誰來買單呢?當然是中產階級,而中產階級因為是公平制度的受益者,因為自己努力賺取的利益,肯定不想被瓜分給底層的人,所以維護公平的保守右派就獲得支持了,那最高層的人呢?為什麼也有很多人支持左派呢?因為這些人涉及的利益已經在全球化運動裏面了,這些人的利益都是剝削第三世界獲取的,然後用部分作為給政客的福利收買底層的人投票支持左派政客,繼續推全球化運動,這個利益鏈就是這樣產生的,最終受苦的美國中產甚至已經達到中產的勞工階級,因為廠家被全球化運動整死或者遷到第三世界國家而失業,所以才變成支持讓美國再次強大的川普成為總統,因為左派的主要支持者已經變成少數族裔和難民了,大量吸收這些人作為自己的政治籌碼,把大量工作機會輸出到第三世界,讓這些資本家避開美國的貴价勞動力,賺取剝削的鉅額利益,這就是這些左派政客的真正目的,政治正確的背後隱藏的其實還是人類的本性,但是因為放棄了公平,這些邪惡總有一天會帶來災難。

我之前說過,有時候追求程序正義不一定得到結果正義,但是追求結果正義就會不擇手段,所以當你看見美劇一個警察用超過警權的行為逼恐怖分子說出襲擊的地點的時候,先看看恐怖分子是不是已經不擇手段呢?如果是,那這還是符合程序正義,至少他只是犯法,沒有犯罪,這個罪是上帝才能審判的罪。那為了追求自己更美好的世界而逼其他人改變自己,這才是追求結果正義的表現,當然,在一百多年前,西方普遍價值觀大部分都是右派,因為當時民主制度還不完善(我說不完善可不是壞事),因為民主制度的天然基因就是依賴多數人,所以才產生大量左派政客,因為民主制度必然有利於發放福利的左派,而且底層的人越多,社會結構越左,所以看看世界,普遍的左派流行的都是比較貧窮的國家,而美國因為已經進入富裕國家,中產階級已經佔了社會大多數,所以左派需要開拓新的市場,引入新的政治籌碼,這也是全球化運動的另一個原因。但是當一個社會發展越來越左,好多人看清問題,這時候還是會讓右派上臺,所以美國選擇了川普,但是看看左派,好多人覺得川普還沒得到一半美國人支持,不算他們的總統,這才搞笑,因為需要結果正義,罔顧程序正義,但是選舉人票制度可是美國先賢制定的制度,就是為了防止多數人暴政,多數人說了算的最終結果也是打土豪分田地,這種極左思維早就在共慘黨得到驗證了!

再說一個話題,曾經看見群裏討論過要不要全球化的問題,但是看見一個很奇怪的現象,就是居然有左派的人和我一樣的反對全球化運動,但是他們的出發點好像就有點奇怪了,居然是保護這些奴隸不被奴隸主剝削,這種思維好奇怪,就是說要保護他們就要把他們一直關在籠子裏面來保護一樣,但是真正的右派保守主義為什麼也反對全球化呢?真實的原因可能不是什麼保護別人這種高大上的理由,而且雙方不在公平對等的狀態,不公平的貿易之後造成失衡狀態,所以保守主義才會為了保持原生態平衡而避免過度開放市場。當然左派為了保護奴隸,其實還可以消滅奴隸主達成理想,所以打土豪分田地就理所當然了。現在大家應該明白左派思維的邏輯了吧?!

最後,我也想討論一下希特勒的法西斯主義和共產主義是左還是右,今天好多香港人把共產黨說成赤納粹,但是,歷史上,納粹和共產黨其實是右和左的兩個極端,當然我文章開始的時候也說過。左右有時候做的事可能會一樣,而讓人搞不清楚到底是左還是右,那還是需要從一些價值觀來尋找其中區別,就像我們今天說的自由派其實政治光譜是左派,屬於新自由主義(New Liberalism),而古典自由主義就是右派。所以單從自由兩個字是很難區別到底是左還是右,而新自由主義其實是追求主動自由,也就是想做什麽就做什麼的自由,而古典自由主義是被動自由,防禦性的自由,保護自己的自由,說不的自由,這就是兩者核心價值的差別了。說白了,左的自由是你不能不喜歡我,我可以做我想做的事,右的自由是我有不喜歡的自由,我的地盤我決定。撤的太遠了,其實我想說的是,雖然納粹的全名是國家社會主義德國工人黨,但是這個和馬克思追求的國際主義是完全兩個極端,因為納粹強調的是國家(民族)至上,也就是極端的保護主義,對抗當時席捲全球的國際主義的共產國際,當然有人說社會主義也是共產黨必經的階段,但是社會主義的終點可不一定是共產主義,社會主義只是一種以社會福利為基礎的社會結構,當然多數都是相對左的,但是如果在極端情況下,也可能發生在極右的社會環境,就像自由也是左派,但是到了共產黨的極左,又沒了自由了,因為一個極端的產生,通常是缺乏制衡的關係,而沒有制衡的社會,沒有自由是很正常的事,因為權力只會在有制衡的情況下才不會膨脹,而極左極右都缺乏了這種可以制衡的權力。那再看看二戰的起因,都是因為德國和蘇聯打了波瀾,那看似一樣的起因,我們能怎麼理解呢?其實好多歷史學家都說,二戰其實是一戰的延續,也就是說因為德國在一戰之後被宰割得太慘了,所以才造就了希特勒的成功,那也是有原因的,符合了程序正義的條例。但是蘇聯呢?蘇聯是因為什麼打波瀾呢?!當然是為了實現共產國際,那就是說為了輸出自己的價值觀而開戰,這裏的程序正義在哪呢?我只看見結果正義了。所以從德國和蘇聯打波瀾的動機就看見他們還是有價值觀的差別,所以最終同樣開戰的德國和蘇聯,同樣有屠殺行為的德國和蘇聯,結果就是一個以戰勝國姿態勝出,一個以戰敗國命運被宰割。這裏有沒有正義呢?當然正義從來都是勝利者書寫的,所以所謂的正義只是一種虛偽的東西,人類社會真正需要的是公義,當然,我給公義的定義是公平公正公開,任何事都需要公平公正公開讓所有人看見,這才符合公義。人類的本性就是依賴公義維持,不公義的社會永遠不會穩定。這才是我最終想帶出來的結論。

喜歡我文章的請拍手,你的支持昰我寫作的動力~

Originally published at http://samhig.home.blog on June 5, 2020.

--

--

三木真黒

喜歡胡侃,廢話多過茶,又執筆忘字嘅廢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