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今天又說點政治不正確的話,不喜歡政治不正確又害怕看了不舒服的可以迴避,別說我沒事先警告⚠️,好了言歸正傳,下面開始吧! — — — — — — — — — — 這次美國大選世界矚目,但是看見美國選舉真的有點讓人不可思議,當然之前大選沒什麽特別的事發生,所以大家都認可這種比較隨性的佛系選舉吧,因為太嚴苛的選舉程序對於熱愛自由的美國人會受不了,這也正常,但是這次被蓄意鑽空子就應該是一次深刻教訓了。這個可以理解成給老百姓少點權利,但是給他們多點自由,因為權利多少其實並不影響自由的多少,但是老百姓權利太多,例如選舉權,而這些人不珍惜,也一樣會讓政棍利用來鑽空子,所以有這種權利就有責任保護這種權利不被濫用。如果可以隨便的擁有權利而不珍惜這種權利就等於可以隨便擁有槍械而又沒有監管一樣,分分鍾可以殺人於無形。要知道這世界上還有人連選舉的權利都還沒有,但是在美國很多人卻讓選舉這種嚴肅的事變的這麽隨意,這也是我思考是不是應該在未來需要某種程度的「社會貢獻」才能得到選舉權的原因了。因為如果這種權利不是天賦的,那得到這種權利就應該付出某些「代價」,人昰需要付出才會珍惜。當然,還是先討論一下民主到底是不是天賦人權吧。

民主選舉權是天賦人權嗎?
民主選舉權是天賦人權嗎?

之前有個網友想我寫寫關於台灣的文章,關於台灣的歷史,可能台灣的朋友比我瞭解,所以台灣歷史我就不寫太多了,今天台灣的政治,我作為香港人也不能深入理解本省外省之間的族群差距,這些也需要台灣人自己寫會比較適合,那就說說一個除了台灣人之外,很多香港人和支國大陸人都可能感興趣又經常出現正討論中的話題吧,就寫寫關於為什麼台灣能從獨裁走向民主,這也是很多香港人和支國人甚至台灣人都有興趣但未必理解的,當然我不是從簡單的抗爭層面看,而是從一個比較另類的角度看為什麼台灣能從獨裁走向民主這種必然現象。 可能曾經很多朋友都遇見過這種問題,說大陸人和台灣人同種同族,既然台灣可以民主,大陸應該也可以,但是事實上有沒有可能呢,又是什麼讓台灣走向民主,是良好的制度還是聖人蔣經國呢?而支國為什麼沒有同樣的走向民主呢?其實這裏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可能大家都忽略了,在說台灣之前,我想先說另外一個例子,這個可能更有趣,一個是新加坡,一個是緬甸,好多人會問,這兩個地方好像沒什麽關係吧,為什麼拿來比較呢?那我就先說說吧,緬甸和新加坡都是以前英國殖民地,緬甸是1947年脫離英國殖民地統治獨立的,新加坡自治應該是1955年開始,之後曾經併入馬來西亞,一段短時間,之後獨立,兩個地區都曾經被英國人統治過,都有傳統英國人留下的政治和文化,所以這是我比較的原因,今天來看,新加坡和緬甸完全是兩個不同的世界,經濟發展和政治發展都不一樣,緬甸更經歷了很長一段獨裁時期,新加坡雖然是威權社會,但是法治卻能保持著英國人留下的法治系統,民主的選舉制度也一樣維持的不錯,經濟發展就更加不用說了,那兩個都是英國人統治的國家,為什麼差別這麽大呢?是不是人種差別呢?還是有其他原因呢?

台灣,從獨裁到民主
台灣,從獨裁到民主

最近在電報群和不少香港年輕人討論美國明尼亞波利斯黑人男子弗洛伊德被警暴死引發的動亂,因為懷疑有不少antifa參與其中,馬上就有人認為這是割席的行為,就算這些人是antifa也不能割席,從而引發了一系列的辯論,我發現原來不少香港人對於左右兩個派系的基本核心價值都不太理解,很多都是從表面上看問題,甚至從政黨的名稱,或者所做的行為來理解這些黨派甚至政府屬於左還是右,作為一個右派古典自由主義者,我覺得要理解什麽是左右,就需要從他們的價值觀來評價,而不是行為表現,因為同樣是左右,有些行為可能會一樣,但是出發點卻可能是天淵之別。 通常維基百科會把左右簡單定義成開放和保守,『傳統來說,左派通常主張積極改革,主張把舊的意識形態和制度革除,從而建立新的意識形態和制度,反對派一般自認為左派;右派一般較為保守,主張穩妥、秩序、漸進、緩慢的改革方式,強調維護舊有傳統,保皇黨一般自認為右派。』這是一段維基百科對於左派和右派的解釋,但是我想說這些解釋還是太片面,有很多還是比較模糊,其實左右的概念曾經都困擾了我好多年,對於自己的政治光譜屬於那塊自己曾經都花了很多時間去理解,所以我也想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對左右的價值觀不同的看法,從價值觀層面理解什麽是左派什麽是右派。

左右價值觀的不同
左右價值觀的不同